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

連濁產生及不產生的環境條件

「連濁產生及不產生的環境條件」

今天讀了一篇有關「連濁」的論文,將「連濁」產生及不產生的環境條件與大家分享。
所謂「連濁」就是兩個詞素相接,後接詞素的第一音節由清音轉為濁音,方便發音。
有的書是寫「複合性強」所以產生連濁,但由於日語不是我們的母語,要知覺何謂「複合性強」是有困難的。
也因此,了解連濁產生及不產生的環境條件的話,有助於背誦這樣的複合詞。

以下舉例說明,「・」表示兩個詞素相接的界點。

1.會連濁的情形

1-1複合詞為疊語時
例:人々(ひと・びと)人人、島々(しま・じま)各島

1-2第一詞素及第二詞素為修飾關係時
例:下敷き(した・じき)墊板、横付け(よこ・づけ)放在旁邊

1-3詞素為和語容易產生連濁,2的各種情形為1-3例外。當然2的例子裡還有一些例外的情形,但掌握住大原則就可以方便我們判斷是否要連濁。

2.不連濁的情形

2-1第二詞素有濁音時
例:神風(かみ・かぜ)神風、紙くず(かみ・くず)紙屑

2-2第二詞素為漢語或外來語時
例:前金(まえ・きん)頭款、生クリーム(なま・クリーム)鮮奶油

2-3複合詞為擬聲擬態語時
例:トントン(トン・トン)輕輕敲打、へらへら(へら・へら)輕蔑地笑

2-4兩詞素為並列關係時
例:山川(やま・かわ)山河、読み書き(よみ・かき)閱讀書寫

2-5兩詞素皆為動詞時
例:追いかける(おい・かける)追趕過去、連れ込む(つれ・こむ)帶進去

2-6第一詞素及第二詞素為格關係時
例:雨降り(あめ・ふり)降雨、風呂焚き(ふろ・たき)燒洗澡水
PS所謂「格關係」,簡單來講,就是第一詞素是第二詞素的主格或目的格。
例:雨降り=雨が降る。

出處:郭獻尹老師的日語教室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